央广网北京7月24日消息(记者鹤佳)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《新闻超链接》报道,近日,一位美妆博主因使用过期眼影引发眼部细菌感染的经历引发热议,关于化妆品保质期的讨论也随之升温。事实上,夏季的高温高湿环境,对包括眼影在内的所有化妆品、护肤品都是一场“隐形考验”。
如何判断眼影是否变质?高温究竟会对化妆品造成哪些影响?夏日里各类美妆产品如何保存才科学?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《新闻超链接》邀请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、化学博士孙亚飞,守护您的“美丽安全线”。
眼影变质的“蛛丝马迹”,这样辨认
如何判断眼影是否变质?孙亚飞给出了最直观的方法。
粉状眼影:若出现结块、霉点,或散发异味,说明已被污染;
膏状眼影:若出油、出水、颜色变深,则可能是油脂分离或氧化的信号。
此外,对于网传的“用家用紫外线灯(俗称‘伍氏灯’)可检测眼影是否变质”的说法。孙亚飞表示了明确的否定,“这类紫外线灯的波长多为365纳米,仅能识别部分含苯环的物质或蛋白质,无法全面反映眼影内部的微生物污染或成分氧化情况。”
夏季化妆品保存:“三避”原则比冷藏更关键
那么,为了尽量避免包括眼影在内的各类化妆品、护肤品变质,在夏季的高温环境下,该如何妥善保存它们?孙亚飞的核心建议可概括为“三避”:避光、避热、避潮。
避光:光照是化妆品成分的“隐形杀手”,会加速有效成分分解。即便使用不透明包装,不用时也应放进避光处或收纳盒中,阻断光线对成分的破坏。
避热:高温是化学反应和微生物活性的“加速器”。化妆品宜存放在阴凉通风处,温度保持在25℃或更低;除明确标注需冷藏的产品外,大部分无须放入冰箱。此外,还应避免存放在阳光直射处,如窗台;密闭高温环境,如暴晒后的汽车内。“温度每升高10℃,化学反应速度可提高近4倍。”孙亚飞强调。
避潮:高湿度环境是微生物滋生的“温床”,像未做干湿分离的卫生间这类潮湿区域,需要格外注意规避。另外,如果护肤品、化妆品长期放在冰箱保存,还需警惕频繁取放引发的“反霜”现象,凝结的水珠会增加产品湿度,反而给细菌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。
安全使用:细节守住“美丽安全关”
除了妥善保存,化妆品的使用习惯同样关键,对此,孙亚飞给出三点建议:
化妆工具最好专人专用,避免交叉污染:共用化妆刷、粉扑等工具是引发交叉污染的重要途径。尽管定期清洗和消毒可降低风险,但最根本有效的预防措施还是坚持专人专用。这一点对于眼妆产品尤为重要。眼部黏膜极为脆弱,对化学成分的吸收效率远高于皮肤,因此,眼影、眼线笔等产品应尽量避免共享。
谨慎更换新产品:皮肤需要时间适应新成分,若频繁更换护肤品、化妆品可能会增加过敏风险。在使用新产品期间如果出现不适反应,应减少用量或停止使用。敏感肌人群对此更需注意。
变质产品果断停用:遇到过期或疑似变质的化妆品,尤其是接触眼、唇黏膜的产品,如眼影、口红等,务必果断停用。不要因为怕“浪费”而冒险。实在舍不得丢弃的粉状眼影,可改作绘画颜料等非接触皮肤的用途,但绝不能再“上脸”。毕竟,比起一时美丽,身体健康才是更值得守护的“本钱”。
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,请联系我们:010-56807194